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快讯 > >
多支中国救援力量奔赴土耳其震区 当前时讯

时间:2023-02-09 02:01:38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1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蓝天救援队队员从武汉出发直飞伊斯坦布尔,新京报记者随队出发


【资料图】

多支中国救援力量奔赴土耳其震区

2月8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中国社会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搭载南航CZ8021航班出发赶赴土耳其,紧急驰援地震灾区。新京报记者 陶冉 通讯员 李羚 摄

出发前,新京报记者马骏在机场进行采访。视频截图

2月8日,中国救援队搭乘长途大巴奔赴地震重灾区哈塔伊省参加救援行动(手机拍摄)。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于当地时间8日凌晨4时3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新华社记者 武思宇 摄

2月8日下午,武汉飘起了蒙蒙细雨。从早上8点开始,天河国际机场候机楼陆续迎来了一批特殊旅客。他们身穿蓝色队服,从四面八方赶来,目的只有一个:“去救人。”

土耳其两次7级以上强震已造成该国8574人死亡。2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政府派遣的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已经抵达土耳其,中方还有多支社会和公益性救援队伍正在赶往灾区。

昨日,100余名来自湖北、安徽、四川、广东、浙江等地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集结。当晚,他们乘坐中国南方航空CZ8021号航班,从武汉出发,直飞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支援土耳其地震的救援工作。新京报记者也随蓝天救援队奔赴土耳其。

准备了充足的地震救援装备

2月8日下午4时30分许,两条绿色通道在T3候机楼内开启。身穿蓝色队服的救援人员手握着护照与登机牌,有序地走进通道,完成最后的通关检查。“无齿锯、扩张器、发电机、应急照明灯组……”一件件救援装备被打包装进集装箱,它们将同救援人员一起,远赴海外,完成此次救援使命。

出发前,他们准备了充足的专门用于地震救援的装备,例如液压机,还有一些主要用于破拆、扩张、牵引、支撑的装备等。

贵州蓝天救援队队长王毅告诉新京报记者,此次前往土耳其救援的队伍来自全国各地,队员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专业性很强,“很多人都是从志愿者做起,通过半年到一年的培训及考核成为预备队员,预备队员再考核一年到两年转为正式队员。所以蓝天救援队的队员都是大浪淘沙淘出来的,都是百里挑一。这次在查看了报名人员的相关资质证书、特长后,我们从海量的报名人员中定下来这些人。”

王毅介绍,在出发前,他们首先要通过联合国的体系报备流程,之后跟当地的华人华侨组织取得联系,当地的华人华侨也积极参与到了救援工作中来,“到达目的地后,我们接下来会解决语言、交通、向导等问题,在历次的境外救援时,华人华侨帮了特别大的忙。”

这两天王毅很忙,胡须也没来及修理,他6日上午看到地震消息,7日晚就从贵州把装备搬运过来。王毅说,杂事特别多,各方要协调,“今天一两百个电话是有的。”

“我们最首要的就是确保飞行安全”

另一边,此次航班的执行机长李弋和其他机组成员也早早地做好了准备。

李弋告诉记者,得知将要运送国内赶往土耳其救援的人员后,公司第一时间派出执飞经验非常丰富的机组,并成立了专门的救援组,尤其是针对大型救援装备,机组人员会提前做好固定工作,并反复检查,“我们最首要的就是确保飞行安全,其次就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

同时,针对公众比较关注的目的地天气问题,李弋表示,从伊斯坦布尔的天气实况来看,当地出现了降雪、大风天气,且下雪之后道面湿滑,“这对于飞行员来说,有一定的挑战,但我们的飞行人员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而且非常有经验。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也做了备降准备。”

“既然走出去了,代表的就是国家形象”

面对此次救援,王毅充满了压力,他告诉记者:“我要保证队友的安全。此外,到了国外,我们的精气神、专业性,方方面面都要体现出来,既然走出去了,代表的就是国家形象。”

两天不眠不休地工作,王毅来不及和家人通话,面对镜头,他和家人保证:“放心,我们会平平安安去,安安全全回来。”

8日下午5时20分许,在334号登机口处,有队员赶在上飞机前,拨通家人的电话,匆忙报个平安后,迈向登机口。地勤工作人员接过队员们递来的机票,微微点头,向他们致意。

“今天,我们航班迎来了100多位驰援土叙灾区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南方航空全体机组成员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中国有句古话说‘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你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大爱深情,弘扬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祝你们的救援工作平安顺利!”2月8日晚8时许,乘务员李钰话音落下,飞机推出,100余名救援队员带着无数的祝福与期待,赶赴土耳其震中。

■ 相关新闻

深圳公益救援队先遣组赴土耳其

在深工作的土耳其籍足球教练随行,充当向导和翻译

新京报讯 (记者彭镜陶)深圳公益救援队派出的先遣组于2月8日17时30分从深圳出发前往香港乘机,预计9日11时20分抵达土耳其阿达纳机场。先遣组一共有5名队员,都对国际救援和国内大型灾害救援具有一定经验,除此之外还邀请了一名在深圳工作的土耳其籍足球教练同行,其将在土耳其为救援队员充当向导和翻译。

2月8日下午,深圳公益救援队先遣组成员陈媛向新京报记者介绍,先遣组5名队员分别是陈媛、杨超、杨传奇、陈涛和戴威,均为经历过多次大型地震救援的资深队员,有的曾经参加过尼泊尔地震、印尼海啸等国际救援工作。队员平时有进行体能、野外生存等方面的训练,都持有急救和野外医疗的证书。

陈媛表示,在深工作的土耳其籍足球教练苏莱曼的家乡在地震的重灾区,在获得地震消息后,他联系上了深圳公益救援队,表示愿意同往,并帮助他们和土耳其的红十字会、国际救援组织等对接。

陈媛说,先遣组抵达土耳其后,会先在当地进行一些对接工作,并对灾情进行评估,以及进行一些早期的人员搜救工作。先遣组确定重点救援的地点后,深圳公益救援队再派出第二梯次的救援团队。目前正在召集第二梯次的救援人员,要求具有专业的救援知识技能和救援经验,预计会派出二十名队员和两条搜救犬。救援队携带了露营装备,包括帐篷、睡袋和防潮垫等,到时候基本以野外住宿为主。

先遣组推测,现场施救难度大、食物和饮用水供应不及时、通讯和电力不稳定、交通不畅通,可能都是他们要面临的困境。为此,救援队除了携带生命探测仪等装备,还携带了头盔、护目镜、护肘护膝等个人防护装备,并准备了压缩饼干等干粮,以及一些补充热量的食物,抵达土耳其后、进入灾区之前,也会进行物资补给,保证储备三到五天内需要的食物。他们还提前购买了一些能在当地使用的电话卡,并携带了卫星电话,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和后方联系。

深圳公益救援队还建立了许多微信群,比如后方指挥群、信息群等等,这些群24小时有人值班,将从各个渠道了解的当地信息及时反馈给先遣组,比如救援环境、路况、天气等信息,实现前后方的合作。

关注1

在土华人华侨自发开展救援

地震发生后,许多在土耳其的华人华侨自发开展救援。小爱(化名)和她的丈夫都是土耳其的持证中文导游,他们联系了国内的蓝天救援队,得知队伍已经申请出发。“他们邀请我们当翻译向导,等他们批准下来,我们会一起去震中。”小爱说,土耳其有九个城市受灾严重,道路中断,目前只允许专业救援队伍进入,像他们这样的志愿者只能等待。

在土耳其工作的华人张玲(化名)也想贡献一份力量,她身边有很多会土耳其语的华人准备跟随救援队去往前线,充当救援队的翻译。“但是很多通往震中的路都坍塌了,抵达震中有点困难。”

目前,小爱和她的朋友们分别在自己生活的城市收集衣物、棉被、奶粉、纸巾之类的生活用品,希望将部分救援所需物资集中起来送往震中地区。

生活在土耳其西部艾登市的华人祖力甫卡尔告诉新京报记者,虽然他所在的位置距离震中大约1130公里,但地震发生后,在艾登市中心的一个广场上,许多居民自发地捐献衣服、被子、食物和其他的日用品。“震中地区的温度已经达到零下,这些衣服对于他们来说很重要。”

此外,中国在土华人华侨自发筹集到的帐篷、睡袋、毛毯等第一批赈灾物资已于当地时间7日运送到土耳其有关部门。

除了自发救援,各国也开始紧急集结专业的救援队伍。据媒体报道,地震发生后,包括欧盟、联合国、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多国、国际组织第一时间对土耳其及叙利亚致以慰问并提供紧急支援。

关注2

多国向土、叙两国提供灾后救援支持

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土叙两国大量人员伤亡。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动员,提供援助并派出人员支持两国灾后救援。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6日说:“我们的团队正在当地评估需求并提供援助。我们依靠国际社会帮助数以千计受灾家庭。”联合国已宣布一项2500万美元的拨款,以帮助启动人道主义援助。

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6日分别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和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通话,承诺向两国派遣救援团队。俄紧急情况部7日说,50余名抵达叙利亚的俄罗斯救援人员已前往灾区。同时,应土耳其方面请求,俄方向该国派遣一架“别-200”水陆两栖飞机用于扑灭伊斯肯德伦港的火灾。

美国总统约瑟夫·拜登6日说,美方正在“迅速部署,开始支持土耳其的搜救工作”。美国国际开发署救灾响应小组负责人斯蒂芬·艾伦说,这一机构的两个救援组将于8日抵达土耳其东南部阿德亚曼省。

欧洲联盟已经动员19个成员国共27支搜救和医疗队帮助土耳其。欧盟委员会负责危机管理的委员亚内兹·莱纳尔契奇7日证实,救援队伍包括1150余名救援人员和70条搜救犬。欧盟还表示,正在为在叙利亚开展搜救行动的人道主义组织提供资金、饮用水、卫生设施以及分发毛毯。

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7日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通话,说由77名搜救人员组成的英方搜救队已经抵达土耳其东南部加济安泰普省。

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等国陆续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资金、物资,或派出救援队、医疗人员。

关注3

恶劣天气或增加救援难度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研究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委会副主任贾群林告诉新京报记者,当地恶劣的风雪天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震的危害,也增加了救援难度。这次国际救援对于国内的救援队来说,将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在我们国内,在这种低温高寒的情况下,还没有发生过这么大的地震。”贾群林说。

在贾群林看来,冬季救援比日常救援的难度要大得多,地震中倒塌的建筑被大雪覆盖,加大了救援人员对地震现场结构的分析难度。这就要求救援人员首先应认真做好救援现场的安全评估,择优选择救援路径,再展开搜救行动。

与此同时,由于当地的余震次数过多,余震可能会造成受损房屋二次坍塌。复杂的救援环境对救援人员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救援人员需要随时观察承重结构在哪里,在狭小空间环境中救援,一旦遇上余震,救援队员可以选择在承重梁、柱及承重墙形成的空间中躲避,这可以对队员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一定要安排安全员,随时观察现场的情况。”

贾群林还提到,在常温和平原地区,救援队员通常持续工作6-8小时轮班一次,但在高寒高原等特殊条件下,救援人员的现场作业时间应缩短到3-4小时每次。“因为救援通常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进行,人的身体几乎不能挪动,血液循环不畅,就极易出现冻僵,甚至发生局部软组织冻伤的情况。”

对此,贾群林建议,救援队伍还应注意保持救援装备的低温启动功能。一些内燃救援装备,在低温环境下启动非常困难,甚至启动不起来。“在高寒条件下一定要注意做好救援装备保温工作,以免因装备启动不了,贻误战机,影响救援的整体进度。”

“对被困者而言,则需要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在身体上加盖棉被、棉衣物等,也可以通过发电机带动电暖风等加温设备,对被困者周边环境进行增温处理,以保持体温,维持生命。”

另悉,北京时间2月8日晚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证实,地震已致土耳其8574人遇难。

据叙利亚卫生部消息,在叙利亚政府控制的阿勒颇、拉塔基亚、哈马、塔尔图斯等省,地震已造成1250人遇难、2054人受伤。另据救援人员表示,在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控制地区,地震已造成至少1280人遇难、约2600人受伤。